| 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我国稀土研究有新突破!
日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韩三阳副教授团队与黑龙江大学许辉 、韩春苗教授团队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团队合作 ,为稀土纳米晶设计了一件独特的“能量转换外衣 ”,能够将能量高效传递给稀土纳米晶的有机分子界面,为解决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和应用难题带来新的突破口 。
据悉 ,上述研究成果以“捕获电生激子实现可调谐的稀土纳米晶电致发光”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新突破
稀土纳米晶具有发光颜色可调、发光谱线窄、发光稳定性高等先天优势,通过调控纳米晶内部掺杂离子组分可使该材料体系实现广色域的多色发光 ,故被认为是电致发光材料的“潜力股”。然而稀土材料的绝缘特性使电流难以注入其中并实现传输,因此,稀土纳米晶也被称为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 ” ,这一“电流驱动”的瓶颈阻碍了稀土材料在现代光电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
据中新社 、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针对上述难题,韩三阳团队与许辉、韩春苗团队和刘小钢团队联合攻关,创新性地通过表面修饰为稀土纳米晶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采用有机—无机杂化策略精确调控能级结构,借助配体工程将激子能量高效分配给镧系离子发光体,成功解决了电致发光中激子产生、输运和注入的核心难题 ,实现了高色纯度 、光谱可调的高效电致发光。
“这项成果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让稀土材料‘通上了电’,更打开了其在现代光电技术中应用的大门。 ”韩三阳介绍 ,多个实验结果显示,该成果在多种波段电致发光方面具备潜力,特别是在高分辨率、宽色域显示以及近红外技术中 ,无需大幅改动器件结构,仅通过调控稀土离子即可实现多色发光 。
据悉,这项成果不仅将推动稀土发光在柔性显示、近红外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应用到人体健康监测 、无创检测以及开拓农作物补光技术等场景中。
机构看好稀土产业链
在二级市场上,稀土概念股近日跟随大盘调整。不过,券商研究机构对稀土板块的中长期走势依旧看好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矿/冶生产国、消费国,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优势。其中 ,据USGS数据,中国稀土资源储量约占全球40%,且南重北轻 ,拥有较为丰富的、战略价值更高的中重稀土资源;中国稀土矿产量约占全球70%。此外,中国稀土冶炼分离和磁材加工产能优势更加突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家。
中信建投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 ,稀土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 、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及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巨大的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军事 、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 。2000年以前,机械 、冶金和石油化工领域是其主要消费部门;而进入21世纪后,稀土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永磁、抛光、发光 、催化、储氢材料开始涌现并迅猛发展。
稀土永磁是稀土消费最大的领域,保持高速增长。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是第三代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性材料,被称为当代磁王 。具有高矫顽力 、高磁能积、体积小、加工难度低等诸多优势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 、消费电子、工业应用、风力发电等领域广泛应用。
新能源汽车是高性能钕铁硼材料需求拉动最明显的领域,未来需求占比约50%。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永磁驱动电机的核心制造材料,预计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增长至超2600万辆 ,对应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6.6万吨,汽车领域对钕铁硼总需求量接近8万吨,是高性能钕铁硼材料的第一大需求来源 ,占高性能磁材需求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新能源汽车领域将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最旺盛的下游需求。
人形机器人有约30个关节,电机是关节核心部件,对电机要求较高 ,要求电机体积小 、扭矩大、响应快,其中磁材性能决定关节输出力大小、运行性能,因此需要高性能稀土磁材 ,单个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用量预计2—3kg。2025特斯拉三季度财报表示,2026年一季度Optimus V3有望发布,年底将建成百万级别产线 。远景看,人形机器人远景市场可能达到亿台以上 ,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磁材体量不亚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极大打开稀土磁材需求天花板。
中信建投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 、节能电机、风力发电等领域的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量将达到21.2万吨,年均复合增速13%。
湘财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维持稀土磁材行业“增持”评级 。该券商指出 ,一方面整体风险偏好走低及稀土出口政策缓和对板块高估值仍存压力,但随着稀土出口管制暂缓后出口需求向好及供给端偏紧预期下价格及景气度回升趋势有望延续,短期板块行情调整后有望进入震荡态势。一是继续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 ,一方面是供给收缩预期和战略价值定位的强化,另一方面是中期需求旺季到来带来的支撑,相关稀土资源企业有望受益盈利修复和估值溢价。二是随着稀土价格回升趋势延续 ,下游磁材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