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算力正在从以CPU为核心的计算加速转变为GPU为核心、以大模型驱动的AI计算,新的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 、更高效的网络和更大的集群规模 ,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基础积累才能承载这样的需求 。未来全世界也许只会有5到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在近日举行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表主题演讲《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并作出了上述论断。
这一论断不仅展现出未来算力服务市场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也对当前各地算力中心的规划与运营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议题 。
然而,财联社记者近期在调研算力产业发现 ,一边是中小企业苦苦寻求高端算力却“一卡难求”,另一边却是部分已建成的智算中心实际利用率低于40%。
这种供需失衡的背后,既有区域布局与真实需求脱节,也反映出通用算力阶段性过剩与智能算力持续短缺的深层矛盾 ,如何破解资源错配困局,已成为整个算力产业必须直面的核心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数据局近期也公开围绕算力需求 、供给和运营等多方主体开展调研 ,了解实际状况、诉求与挑战,征集发展建议 。
财联社记者在一线采访也了解到,算力服务商、上市公司等正从技术 、商业模式与资源整合多个维度寻求突破。
市场“如饥似渴” ,各地加码算力布局
财联社记者梳理各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观察,仅三季度,就有多个算力中心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比如 ,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嘉兴算力中心项目一期;安徽省安庆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批复的安庆经开区协同制造5G应用创新与算力中心建设项目。
这背后,是各地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扶持、资金补贴、能耗指标倾斜等方式加码算力投资 。
在政策层面,二、三季度包括湖北省 、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涉及算力产业发展 ,涵盖了算力券发放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培育等多个方面。
各地加码算力产业项目表明我国算力市场的需求仍在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并将在2028年达到2781.9EFLOPS 。
不过,财联社记者了解到 ,与各地如火如荼的算力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算力供需结构性失衡。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对算力“如饥似渴 ”。
“每个月的算力成本已成为公司最大规模的单项支出之一 。即便如此 ,我们依然感到‘饥渴’,尤其是高端训练芯片的稳定供应和获取能力,是目前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天津一家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结构错配:算力资源分散 、标准不统一、跨区域调度机制不完善”
然而在此情景的另一面 ,部分算力资源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处于闲置状态 。
一位智能算力行业上市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透露,他所在的东部某地千卡规模的智算中心上架率不足50% ,已上架的服务器,实际利用率不足40%。谈及原因,他表示 ,当地在算力建设规划时缺乏统一协调和科学论证,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导致资源错配。
事实上,从供给量来看 ,我国算力供给相对“充足 ”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了智能底座。
与此同时,IDC的报告指出 ,中国智能算力需求年增速超30%,但供给却集中在通用算力领域,导致“一边不足、一边闲置”的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此外 ,全国近六成算力资源集中在东部热点区域,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形成地理上的“供需鸿沟”,进一步加剧了调度难题。
作为一线算力服务商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简称北京超算)注册用户超过16万,北京超算CTO甄亚楠深有感触 。他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长期的服务经验发现,不少企业自建集群的平均利用率往往低于30% ,部分甚至仅达百分之十几,这与规划时假设的100%利用率相去甚远,实际成本支出高出约一个数量级。
结构性错配亦是当前行业人士普遍的看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房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规划层面 ,早期建设偏重传统数据中心,未充分预见AI算力需求爆发,存在结构性错配问题;市场机制层面 ,算力资源分散、标准不统一、跨区域调度机制不完善,导致已有算力难以高效利用 。”
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算力需求高速增长与迭代,底层算力硬件正处于“新老交替 ”之际,导致市场出现供需不匹配的技术问题;还涉及部分数据中心卖方对建设和运营智算中心认知有限 ,以及买方对自身算力需求认知不充分,导致数据中心利用率不理想的市场机制问题。
破局之道:技术革新与模式重构,业界打通算力“任督二脉”
甄亚楠认为,破解这一困境需要三轨并进:推广定制化企业级混合云服务方案 ,客户可在波谷阶段使用自建资源进行业务运算,波峰阶段可通过弹性算力租赁模式(如北京超算的按需服务),让企业按实际使用量付费 ,避免重资产投入和资源闲置;其次,依托跨区域调度技术,将东部的高价值计算任务智能迁移至西部低成本节点 ,实现全国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统一技术标准消除协同壁垒,配合政策引导促进资源流动。
财联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 ,面对当前算力资源存在的“结构性错配”问题,算力服务商与上市公司正从技术架构 、商业模式与资源调度等多个维度积极破局 。
甄亚楠对记者表示,北京超算推出按需构建算力资源的创新模式 ,通过算力租赁服务,使用户能够灵活依据业务需求获取弹性计算资源,高效应对大规模计算任务。用户仅需根据实际使用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进行付费,可以显著降低运营成本。该模式广泛适用于各类具有大规模计算需求的场景 ,助力用户轻松实现高效算力支撑 。
“北京超算还同时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依托应用运行特征分析的方法工具,对大规模并行应用进行实时 ”CT扫描“ ,秒级监控CPU、GPU、内存、网络等多维度指标,智能分析性能瓶颈,提供科学决策所需的算力选型适配数据。通过深度需求诊断与业务场景分析 ,帮助用户精准选型,避免资源规格与业务需求脱节。”甄亚楠说 。
技术层面,A股首家提供专业算力服务的上市公司并行科技AI云事业部总经理赵鸿冰博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在底层,公司运用分布式资源池化技术,将散落于全国不同区域 、不同类型的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的算力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举例来说 ,通过这一技术,将业务阶段性不饱和(项目间歇期) 产生的闲置算力,与急需算力完成紧急科研计算任务的需求相连接,大幅减少了资源闲置 ,提升了算力调用效率。”赵鸿冰说。
赵鸿冰透露,并行算网已覆盖 45 家智算中心、15 家超算中心,总调度能力超 200 万核CPU 、5 万卡以上 GPU 。
“通过动态感知、智能匹配、弹性调度三个维度的优化 ,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实时收集各区域算力供需信息,利用算法将东部如长三角 、珠三角等算力需求旺盛区域的任务,与西部如内蒙古、宁夏等算力资源相对充裕地区的闲置资源进行智能匹配。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变化 ,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在满足东部算力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西部资源利用率 ,将并行科技的算力资源高效输送给有需要的用户,促进全国算力资源均衡发展 。 ”赵鸿冰说。
财联社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算力的使用者——大模型企业也在积极破局。
传神语联副总裁何征宇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当前算力市场供需波动 、成本压力攀升的复杂环境,公司围绕 “稳定供给、高效控本” 核心目标,制定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应对策略 。
“针对业务中偶发的短期集中大算力场景(如模型训练冲刺 、数据批量处理等),公司摒弃了‘全自建’的重资产模式 ,转而采用‘自有算力 + 云端租用’的混合算力架构。通过与头部云服务商建立弹性合作机制,可根据实时算力需求动态调用云端资源,既避免了为应对峰值而过度采购硬件导致的资源闲置与成本浪费 ,又能快速响应短期算力激增需求,保障业务高效推进。”何征宇谈到 。
在技术端,何征宇对记者表示 ,目前公司以“根原创 ”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奠定了效率优化的根基。从底层zANN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开始,到moH混合熵模型架构,再到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构建了相对完整的AI技术栈,推出了国内首个“根原创”任度大模型。这一自主技术基座避免了依赖国外开源框架的效率瓶颈,为后续算力优化提供了底层适配性与灵活性支撑 。
(文章来源:财联社)
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炒股配资选配-下半年基金怎么投?小心一个误区 关注三个方向
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北京股票配资网-中信建投:全球资金再平衡 美股流出压力持续
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股票加杠杆app-工信部:做强产业供给 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等技术攻关
股票怎么开通杠杆:云南炒股配资-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 欧洲央行行长发声
海口股票配资平台:炒股杠杆怎么开户-北京商报侃股:市盈率并非券商股估值唯一指标
股票配资业务:散户炒股怎么加杠杆-沪指下跌0.1% 统一大市场、机器人执行器板块走强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