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配资概念股票:正规配资炒股平台搜加杠网-大厂“爱”上车 “野蛮人”还是“送水人”?

摘要:   今天上午8:00,被刘强东寄予厚望的埃安UTSuper,位列京东双十一全站新品热卖榜第1名。  这款被冠以“国民好车”的新能源车型,电池租用购车...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今天上午8:00 ,被刘强东寄予厚望的埃安UT Super,位列京东双十一全站新品热卖榜第1名。

  这款被冠以“国民好车 ”的新能源车型,电池租用购车价低至4.99万 ,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汽车行业的湖面 。背后是京东挟流量与电商入口,加大切入汽车产业的勃勃雄心。

  互联网大厂中,看上汽车生意的并非只有京东。阿里巴巴通过多年布局正全力打造“阿里系 AI + 汽车”版图 ,腾讯以全栈AI全力卡位车企智能化转型“隐形基建商” ,百度萝卜快跑全球订单突破1700万单;美团无人配送车已驶上街头;字节懂车帝从内容平台延伸至全链路汽车服务 。

  互联网大厂们正以集团军姿态,全面渗透汽车生产 、销售、养护、出行等全链条。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大趋势后,大厂都在围绕自己的链条来做延伸 ,从自己最擅长的阵地出发,加速进军与分食汽车产业这块万亿级的蛋糕。 ”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

  工人在广汽埃安长沙工厂生产线上《科创板日报》毛明江摄影

  ▍重兵集结争夺万亿级市场蛋糕

  8月28日,股价长期低迷的A股上市公司山子高科股价异动 ,这只2元出头的低价股当日收盘强势涨停 。谁也没有想到,该股接下来连续出现多次涨停,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即实现股价翻倍。

  市场资金蜂拥炒作的背后秘密 ,是看中了山子高科背后隐藏的巨人——阿里巴巴。

  山子高科原名银亿股份,此前为宁波的房地产企业,在剥离了长期亏损的地产业务 ,开始聚焦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双产业链 。今年7月,山子高科通过其官微宣布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汽车定制化新零售模式。同时还透露 ,“首个合作项目V17定制车型已进入样车测试阶段。”

  在该消息公布不久 ,山子高科又发布公告称,其办公地址从上海搬到杭州余杭区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创新园,后又传出其为哪吒汽车重组方 。山子高科身上越来越浓的“阿里味”成为助推其股价大涨最重要推手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大厂+新能源车 ”的强烈看好。

  《科创板日报》梳理发现,事实上,阿里在汽车产业上早已开始布局和切入。早在2014 年阿里巴巴成立汽车事业部 ,提出构建 “看 、选、买、用 、卖 ”全链路汽车电商O2O服务的目标 。但由于当时汽车产业仍然处于燃油车主导与4S店销售占据主流,天猫卖车未能掀起行业大浪。

  但阿里却从未放弃对汽车产业的关注与布局,在一边重金入股了小鹏汽车同时 ,一边与上汽集团参股合作了智己汽车与斑马智行。另外还通过高德入局 Robotaxi 、注资哈啰自动驾驶业务 。

  阿里巴巴在汽车产业上的布局以"AI驱动 + 场景闭环" 为特征,全力将电商、云计算、物流等优势与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2025 年 3 月,宝马宣布与阿里深化 AI 战略合作 ,基于通义大模型开发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

  互联网大厂的重兵集结,背后是汽车产业的“拐点” 。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58.7% ,较三年前的20%实现跨越式增长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从“小众尝鲜”变为“大众选择 ” ,万亿级市场规模成为互联网大厂与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

  京东通过6亿活跃用户的消费数据,联手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的规模化应用 、广汽埃安灯塔工厂的智能制造能力,以不到5万的低价出击 ,这种“制造+技术+流量入口”的分工模式,正是互联网平台利用自身优势撬动传统汽车市场的典型路径。

  “ ‘好车’ 定义包含品质、智能、续航补能 、服务四个维度,这次合作三方专注各自价值创造 ,全力实现 1+1+1>3 的效果 。” 京东汽车营销负责人陆欢告诉《科创板日报》。广汽UT车型产品总经理涂序聪也表示,UT super在产品设计上“下足了功夫 ”,不仅支持换电 ,还保留了快充和慢充功能,用户在无换电站的场景下,仍可正常充电使用。

  互联网大厂在汽车市场的拓展不仅体现在新车销售 ,汽车作为家庭仅次于房产的大额消费品,其全生命周期价值同样诱人 。

  京东养车已构建起近3000家自营门店与超4万家合作门店的服务网络;天猫养车的全国门店规模也突破2500 家,覆盖300 多个城市;字节懂车帝则与一汽丰田合作 ,推出智能诊断、预约保养、能耗分析等全链路服务 ,将内容流量转化为服务流量。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且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 ,这部分增量市场成为互联网大厂争夺的另一块高地。

  ▍汽车站智能化技术赋能重构产业

  如果说市场蛋糕是吸引力,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则让互联网大厂加速了入局的步伐 。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汽车产业正从“机械产品”向“智能终端”转型,而AI 、大数据、云计算等正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优势,这种能力互补催生了跨界合作的必然性。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耕最具代表性。截至2025年10月 ,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22座城市,累计完成超1700万次出行服务,每周订单量突破25万单 ,且实现100%全无人运营 。百度Robotaxi的规模化运营,本质上是将汽车变为“移动的智能空间 ”,为后续生态延伸埋下伏笔。

  美团的自研的“魔袋20”搭载大地电气联合开发的线束系统 ,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 ,单次可配送十份外卖,已在全国多城市投入运营。美团通过将自动驾驶技术与即时配送场景结合,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 ,更积累了海量真实路况数据,反哺技术迭代 。这种“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数据反馈”的闭环,正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字节跳动的布局则从内容入口切入。懂车帝凭借专业的汽车内容积累了庞大用户群体 ,在此基础上延伸至销售与服务环节,形成“内容种草-在线看车-线下服务 ”的闭环。这种模式既发挥了字节在内容运营与用户触达上的优势,又避开了重资产造车的风险 ,成为互联网企业入局汽车生态的差异化路径 。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生态协同才能双赢

  “互联网大厂重兵布局汽车生态,更深层的逻辑是寻求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 ,电商、外卖等核心业务增速放缓,而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为其提供了拓展边界的重要方向。

  张毅认为 ,对于京东来讲 ,因为其基础依然是零售和物流,所以把汽车业务的侧重点放在卖车和用车上 。本质上还是利用电商平台 、供应链和物流网络,把汽车消费最后一公里打通。

  在张毅看来 ,阿里的基因主要在做生态和做服务,所以其侧重点把车与生活的整个生态结合起来。比如说支付(支付宝)、地图(高德),天猫养车等等 ,从买车、用车到养车形成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字节和百度的技术基因比较重,因而其侧重点还是把车的软件部分,也就是系统 、车的大脑作为核心的攻坚 ,侧重攻坚智能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壁垒。此外,字节也会在AI大模型和内容生态上聚焦智能座舱的交互体。

  “总体来讲,互联网大厂‘爱上车’ ,不能纯粹地理解为像一般车企来造车跟这么狭义,更多的是在生态层分食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这块巨大的蛋糕 ,形成自身产业链的护城河 。”张毅说。

  至于大厂在汽车生态上的竞逐 ,对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带来的冲击,一位资深互联网大厂市场部人士表示,互联网大厂的入局不是要“取代 ”传统车企 ,而是倒逼整个行业跳出产品思维,转向生态思维。

  “正如外卖没有消灭方便面,而是推动其高端化转型 ,互联网企业也不会颠覆汽车制造,而是重构产业价值分配 。传统车企如果固守封闭体系,将错失智能化转型的窗口期;而互联网企业若忽视制造规律与安全底线 ,不但不会赢得蛋糕,反而会形成对平台的反噬 。 ”

(文章来源:财联社)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