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金秋九月本应是畜牧业的传统旺季,但生猪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据猪好多网监测数据,9月26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2.71元/公斤 ,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以斤为单位测算,目前“5元猪价区”已覆盖全国半数区域 。另据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第3周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3.85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4.5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8%。
南华期货分析师戴鸿绪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近期国家已采取一系列调控产能的措施 ,“政策底 ”已经显现。由于生猪存栏量仍处高位,企业出栏压力较大,“市场底”尚未真正形成 。
不过 ,市场也在释放一些积极信号。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秋、国庆双节及开学季可能带动消费回暖,叠加多次猪肉收储 ,猪价或阶段性止跌。长期来看,产能调减效果或在2026年下半年显现,届时猪价有望呈上涨趋势 。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申万宏源认为 ,本轮生猪养殖行业内生性扩产周期已近结束,仔猪养殖亏损或加快产能淘汰。在政策与亏损减产的推动下,行业产能有望进入加速去化的阶段。
2023年7月以来全国仔猪 、生猪和猪肉价格曲线 ,农业农村部官网截图
猪价进入成本价区间
整体存栏量大、头部企业释放产能、养殖户加快出栏等因素,共同指向猪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之近期消费力不足 ,使今年猪价呈现“旺季不旺 ”的情况 。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其中2024年11月达到最高点4080万头。
按猪生长周期测算 ,目前存栏的中小猪只仍在持续育肥,形成供应,2025年第三季度理论生猪供应水平环比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6%,已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 。
产能扩张之下,出栏量仍在高位 ,头部企业凭借资金与规模优势持续释放产能。
据西部证券数据,上市猪企2025年1至8月累计出栏量为1.26亿头,同比增长21.12% ,8月出栏量为1660.36万头,同比增长29.11%。其中,牧原股份(002714.sz) 、温氏股份(300498.sz)出栏量分别同比增长27.10%、37.85%。
相较而言 ,规模化猪企的出栏量大、速度更平稳,部分中小养殖户的养殖情绪变动较为明显,这也是7至8月猪价未能如期反弹的原因之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 ,市场预期转变后,前期压栏的大猪及二次育肥现象减少,部分养殖户出现恐慌性出栏行为 ,形成“价格越低越急于出栏,越出栏价格越低”的负向循环。
戴鸿绪分析,价格影响下,生猪养殖利润不断缩窄 ,自繁自养的利润接近成本。仔猪毛利季节性下降,叠加近期猪价走弱,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差 。二育方面 ,标肥基差季节性同期保持高位。屠宰方面,和前几年相较,企业的利润表现较好 ,预计后期随季节性提高。
不过,这一影响并未完全传导至上游 。“目前猪饲料整体供应 、销售情况稳定。只不过以前一些合作稳定的大客户会按生产计划定期、批量补货,现在客户的采购行为更为谨慎。”四川成都一家猪饲料企业负责人王潇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
“从我们合作的客户来看 ,行业对主动去产能、提质增效已达成共识,大家对猪周期也有更理性的认识。我们预计到今年11月,前期过剩产能逐步消化 ,猪价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王潇说 。
并非只做减法,而是做优结构
面对猪价的持续下探,政策层面正积极采取行动。
今年6月,有关部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 ,计划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9月16日 ,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及落实生猪出栏称重等内容,牧原股份 、新希望(000876.sz)、大北农(002385.sz)等上市猪企及双胞胎、铁骑力士等区域龙头企业参会。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 ,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较上月减少1万头,环比增幅收窄。
另一方面 ,国家层面针对生猪市场的调控力度持续加码 。据华储网消息,9月28日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出库竞价交易,挂牌国产冻肉1.5万吨 ,系9月以来第四次通过储备肉来调控猪价走势。
华储网通知截图
宏观调控下,企业也开启了一场减母猪 、控二育、降体重的“瘦身革命”。
比如,温氏股份此前对内发布通知,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 ,严格控制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 。同时,逐步下调出栏均重,6月份环比下降3斤 ,中期目标降至240斤。
新希望表示,2023年至今公司存栏量基本没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当前规模 ,同时还将生猪出栏体重长期控制在118至120公斤。牧原股份养猪生产负责人也表示,牧原从最高的母猪存栏362.1万头,已减少19万头 ,预计年底将降至330万头 。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认为,近几年产能或进一步集中在养殖集团手中,但中小养殖企业并非无生存空间 ,而是转变了养殖模式。
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经营构筑“护城河”。例如,陕西西安一家黑猪养殖加工企业负责人王健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黑猪生长周期长达一年,养殖成本相对较高 ,适合走高端路线,公司自主开发了黑猪肉臊子、蒸碗等预制菜产品,销往本省及上海、广州 、乌鲁木齐等地 。随着品牌逐渐成熟 ,近年来受普通猪价下跌的影响较小。
“目前,我们正尝试在猪饲料中加入红枣、苜蓿、黑麦草等原料,以提升猪肉品质。 ”王潇表示 。
此外 ,在四川 、云南等地,一些土猪养殖户还通过打造“生态猪肉”“有机认证”产品,成功将售价提升至20元/公斤以上 ,较普通猪肉溢价40%以上。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此轮产业变革并非只做减法,而是做优结构。未来行业或将呈现“三三制 ”格局 ,即30%头部企业保障基础产能,30%特色养殖满足差异化需求,40%中型家庭农场发挥灵活性优势,此种结构有利于抵御周期波动。
(本报记者翁榕涛对此文亦有贡献 ,文中王潇、王健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上股票配资网站:配资炒股门户-工信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股票配资公司排名:炒股配资网站-工信部:到2028年 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炒股配资平台皆选配资:专业正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
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配资炒股交易网站-产能足 订单旺 业绩佳 多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度经营喜报
配资炒股网站官网:配资之家-高密化工厂爆炸致农化板块走强 谁有现成涉事产品产能?
在线炒股配资公司:股配资网站-浙江5部门通告追溯娃哈哈20年资金流向?假消息!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